当前位置:捷迅奇闻网 > 历史新知 > > 手机访问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历史典故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自哪里?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八》:“失此二册,羌人致敢为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既然矣。”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一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要树立精准思维,做到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密流程、严实操作。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哪怕有很细微的差错,都会造成相差甚远的不良结果。正如古人所言:“与其巧持于末,不若拙戒于初。”与其在事情的末尾施展本领纠偏补救,不如事情开始时戒除拙思劣行、轻举妄动。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比喻事情虽然开始只错了一点,其结果却造成大错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课文原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四年级上册第20课后)

(二)文化因素:出自《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颜师古注:“今之《易经》并无此语。所称《易纬》者,则有之焉。”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即从古书《易纬》中提出,意思是:毫、厘都是最小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在这里形容极细微的差错。这极细微的差错,可以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后来此语还演化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等语。

对“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中则解释为:“君子谨慎做事之初始,差错若毫厘之小,至后扩大错谬以至千里之大。”意思是:有道德有学识的人,做事从开始做就特别谨慎。如果开始就有差错,那么这差错会越发展越大,到后来能有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比如走路,一开始就偏离正确方向一厘米,那么越走得远偏离正确方向就会越远,以至千里。

此外《礼记·经解》还有补充,即任何灾祸都是可以预防的,所以能重视预防,有“防范于未然”的意识,会避免灾祸;即或难于避免灾祸发生,如果能把灾祸掐死在萌芽之中,也可以防止发展到“谬以千里”的地步。

说明: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 典故

西汉时,有一次赵充国奉汉宣帝的命令去西北地区平定羌人叛乱。

赵充国到达西北之后,发现敌方力量较大,所以认定不可强攻,只可智取。所以采用怀柔政策,避免造成太大伤亡。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历史典故

于是第二天赵充国向羌人大军说:“我们大军前来是讨伐有罪的人,不杀无罪的人。并看在你们其中有无罪之人,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若是杀掉有罪的大首领,天子赏钱四十万;杀掉有罪的中首领,赏钱十五万;杀掉小首领,赏钱二万。”

接下来,赵充国又把之前俘虏的男女羌人放了,搜刮来的钱财也还给他们,无辜的羌人非常感激。

因此,羌人中越来越多的人信了赵充国所说,不久就有一二万人投靠赵充国。赵充国见此便打算在边境屯兵垦植,等待羌人归顺。

可是还没等他上表汉宣帝,告诉他所发生的事,就收到了汉宣帝命他马上平定边事,剿灭羌兵的诏书。

可赵充国却认为这样做不是个好计策,就要给皇帝写信,献上自己的意见。

赵充国的儿子赵卯,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派人劝说父亲:“领兵杀敌,破阵攻城,是父亲你的职责没错,可皇帝既然叫你出兵剿敌你就听他的就好了,还和皇帝争论什么?万一让皇帝不开心,让御史办你的罪,你连自身都难保了。那时候还谈什么国家的安危呢!”

赵充国感叹地说:“我本是一片赤诚之心!对皇帝没有不忠的地方。皇帝若听我的意见,哪能出现这种局面?我举荐辛武贤,他们却派不懂军事的义渠安国当统帅,最终大败而回。以前这里的谷子价钱便宜,我建议买三百万石存起来,羌人想叛乱也闹不起来。最后仅仅买了十万,还让义渠安国耗费去一半。做错了两件事情,致使羌人发生叛乱。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呀。目前边境危机四伏,如果他们连续闹事,再能干的将领也是无能为力,更何况让人担忧的何止羌人一伙呢!所以我要死守边塞,我相信皇上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于是赵充国把撤兵、屯田的想法,耐心地上奏了汉宣帝。后来汉宣帝接受了他的主张,最后招抚了叛军,达到了安邦定国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本月排行

  • 历史上真的有洪熙官这个人吗 洪熙

    荧幕中的洪熙官给人的印象总是威风凛凛、功夫高强,凭一把银光闪闪的长枪行走在险恶江湖,颇具一代侠者风范。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洪熙官这号人吗?他的武艺是否像影视中刻画的那...

    去看看>>
  • 海兰珠怎么死的 海兰珠是个怎样的

    海兰珠,是孝庄的姐姐,早在海兰珠入宫之前,孝庄就已经进宫,那个时候的孝庄才只有十三岁。而多年之后,二十六岁的海兰珠也入宫了,不过这个时候的她很明显在古代这个年纪已...

    去看看>>
  • 龙且是怎么死的,韩信杀龙且的故

    龙且简介 龙且简介中龙且是中国古代楚汉之争时候的一位将军,是楚霸王项羽的手下,也是项羽为之自豪的四大将军之一,又名龙苴,官位一直到大司马。 龙且画像 根据龙且简介的记...

    去看看>>
  • 朱棣杀了多少兄弟

    永乐皇帝朱棣对亲弟弟是怎样的,对各位藩王而言,此时最高兴的就是周王朱橚。 关于永乐皇帝朱棣对亲弟弟是怎样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永乐皇帝朱棣对亲...

    去看看>>
  • 溥仪无法生育之谜,溥仪身体怎么

    溥仪一生无子这个问题一直令人好奇,他16岁便娶了皇后婉容,还有3位妃子,为何没有一人怀上溥仪的孩子呢?传闻,这跟溥仪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件事有关。溥仪继位时只是个宝宝,还...

    去看看>>
  • 寄韬光禅师的作者是谁 游子吟的作

    寄韬光禅师的作者是谁,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关于寄韬光禅师的作者是谁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寄韬光禅师的作者是谁的这些相关资料: 寄韬...

    去看看>>
  • 长孙无忌为何反对李泰当皇太子呢

    长孙无忌为何反对李泰当皇太子呢,而李治获胜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舅舅、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对李治的大力支持。 关于长孙无忌为何反对李泰当皇太子呢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

    去看看>>
  • 武则天一生活了82岁 武则天简介及

    武则天一生活了82岁,这是一点,再有一点,可能和社会风气,和她家庭生活影响吧。 关于武则天一生活了82岁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武则天一生活了82岁的这些...

    去看看>>

历史新知推荐

  • 历史上真的有洪熙